其他

诺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再度做客中山大学逸仙名家论坛: 深入解读AMS实验最新进展

2016-11-13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在我校92周年校庆来临之际,11月9日上午,由物理与天文学院及物理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山大学逸仙名家论坛”,再度邀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丁肇中先生,在南校园怀士堂为我校师生呈现题为“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最新结果”的学术报告。朱熹平副校长出席并主持论坛。


朱熹平副校长主持论坛

朱熹平副校长详细地介绍了丁肇中教授的科研经历与辉煌成就,以及多年来与我校开展的项目合作。朱校长提到,自2003年10月11日,丁肇中教授首次来访中山大学,并邀请我校参加AMS实验以来,多次到我校做学术报告和指导工作;2004年被聘为我校名誉教授。丁教授接受了中山大学派遣的数十名研究人员前往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学习并参加AMS装置研制、调试、AMS在轨运行监控、AMS数据处理等,并支持本科生赴CERN参加暑期科研训练,为我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丁肇中教授做“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最新结果”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丁肇中教授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他主持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AMS实验。他引用了AMS探测得出的大量实验数据和物理结论,对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最新进展进行了细致深入地阐述。丁教授提到AMS实验将至少持续至2024年,更新的实验结果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对宇宙的新认知。丁教授还介绍了许多近代实验结果是偏离了原来设定的目标、却意外获得新的发现,这正是科学探索的诱人之处。他结合多年来从事物理学研究的科研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畅谈了自己对科研工作的真知灼见。他表示,“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AMS最重要的目标是探测未知,探索自然界中存在,但我们无法想象,也不曾发现的现象。自然科学的探究,是具有竞争性的,只有第一。”



怀士堂内座无虚席
丁肇中教授与师生进行现场互动

讲座中,丁肇中教授风趣幽默的言语和生动精湛的表达获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演讲结束后,丁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逐一回答了师生的提问。年余八旬的老人,不远万里重访中大,与师生分享自己毕生的科学所悟。令人感叹的不仅仅是这位学者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位长者倾其毕生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丁肇中先生及夫人与师生及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中山大学物天学院搭上探索宇宙奥妙的飞船
一起发现未知的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